2013年第1期(总第  期)

年  月  日出版

媒体扫描

新型城镇化规划确定六原则

(3)

八大历史文化名城亮“黄牌”

(3)

数据中国

2012年民生帐本:就业创新高  收入待倍增

(4)

国策要论

改革方法七论

(5)

热点关注

全国城镇化规划将聚集“人地挂钩”

(8)

城镇化—全国两会后将有实质性推进

(9)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六大着力点

(12)

2013头等大事:农民收入增长超市民

(14)

2012中国政务舆情报告

十八大后,做好政务舆情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8)

集    粹

中央领导改进作风六大新变化

(20)

省区落实“八项规定”的“自选动作”

(20)

浙江“撤镇设市”,27个试点镇整体推进

(21)

主      编:宋兆凯                  副主编:张广越   杨培颖

编辑部主任刘淑珍                  编辑部主任:万悦娴

刊 名 题 字:商宗岳                  责任编辑:万悦娴

 

 

 

编辑部地址:沧州市浮阳南大道31号   邮政编码: 061000

编辑部电话:0317-2079262            传  真:  0317-2079191

电子邮箱:  czstsg@163.com          网    址: www.czlib.com.cn

内部资料     仅供参考

八大历史文化

名城亮“黄牌

 

日前,住建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通知,对八个历史文化名城因保护工作不力予以通报批评。《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前往八个被亮起“黄牌”的历史文化名城实地走访发现,挟“复建”之名而行开发之实,是多个历史文化名城核心街区今非昨昔的一大共同问题。八个受到通报批评的历史文化名城中,除了大理和寿县外,其余六个都是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名城门槛逐批降低,是名城保护专家们忧虑的问题。  (摘自《第一财经日报》)

 

警惕“猪周期”背景下的通胀

 

2012年《经济观察报》对100位经济学人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2013年通胀会处在温和水平——最高不超过4%。而渣打大中华区研究主管王志浩警示,从2013年四季度到2014年上半年,通胀问题“会变得严重”。猪肉价格在CPI中占有2.9%的权重,很多分析师用“猪周期”来预测通胀。渣打预计,猪肉价格继2012年降低整体CPI涨幅0.1个点后,将在2013和2014年整体CPI涨幅中上升0.45和0.87个点。2013、2014年猪肉价格上涨将再次发力,带动物价上涨。           (摘自《经济观察报》)

 

“最小一揽子改革”的

总体方案

 

在2013年2月17日召开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3年年会”上,专家建议,以价、财、税改革为突破口,推进12项配套改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表示,要根据各子系统间的配套关系和合理顺序,将今后若干年的改革大体上划分为若干阶段,形成各阶段改革的“最小一揽子改革”的总体方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也表示,只在一个方面推不动改革,所以要找到最小的一揽子边界,然后在这些方面一起推动,从而形成联动,促使改革成功。(摘自《第一财经日报》)

 

新型城镇化规划确定六原则

 

全国城镇化规划草案已经基本成型,拟定了新型城镇化的六大指导原则。在六原则指导下,我国将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全面提升交通、通信、污水垃圾处理、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决策部门目前考虑从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住房政策完善、财税体制改革、地方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及行政区划调整六大方面着手,为今后的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体制和政策支持。

(摘自《上海证券报》)

 

2013中国时局报告

 

本期《凤凰周刊》2013中国时局报告以四个章节综述中国时局。汇集学者、各家之言,对政治、经济大势阐发观点。其中,在“2012年维稳体制观察”中指出,当前,常态社会矛盾仍在加重维稳压力。比如2012的征地强拆、官民矛盾、环保维权、劳资纠纷、医患纠纷等突出的问题其实在2012年并没有找到什么解决办法。就潜在的风险看,所谓“非法集资”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可能在2013年上升。

(摘自《凤凰网》)

 

重金属污染农田影响粮食安全

香港《南华早报》2月16日

 

据估计,超过10%的内地农田受到重金属污染,每年受污染粮食达1200万吨。工业废水、废气和工业固体废物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罪魁祸首。专家表示,如果不对企业和从业者进行严格审查,我国有限耕地将会遭到毁坏。

 

中国贪官雇人“网络洗白”

英国《泰晤士报》网站2月18日

    

中国各地腐败官员和企业正紧张而匆忙地行动起来,花钱雇人删除有损自身名誉的信息,洗白自己在网上的名誉。全国人大会开幕前夕,一份价目表正在流传。“洗白者”删除一条微博要价130英镑,一条帖子80英镑。

 

 

 

 


2012民生账本:就业创新高  收入待倍增

 

“2012年,前11个月新增就业1202万人,中央财政对‘三农’支出预算达12287亿元,前三季度农民收入增速比城镇居民高2.5%,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预算达21984亿元……”。《人民日报》推出的“年终形势评述”系列报道专稿,在民生领域着墨较多,涉及就业、农民增收、教育、流动人口以及文化基础设施等。盘点2012年民生领域账本,看民众如何得实惠,经济社会如何在惠民中发展。

 

1202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创

    9年来新高

2012年1-11月,城镇新增就业1202万人,同比增长4%,提前完成2012年初全国两会确定的“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00 万人”的目标,城镇新增就业创9年来新高。2011年全国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是2004年以来最佳。2012年就业显现出以下特点:

东部就业减少——城镇新增就业前11个月同比小幅下降0.2%,占全国比重为44%,下降1.7个百分点。

 中部稳中有增——城镇新增就业同比增长4%,最高的月份增长11%。

 西部异军突起——城镇新增就业同比增长11%,最高月份增长23%。

 按省份统计,就业增幅最大的5个省份都在中西部;减幅靠前的5个省份中,4个在东部。

有增有减,增的部分不仅弥补了减的部分,还带动总量向上攀升、创出新高。同时,作为企业也更珍惜劳动力。

 

12.3%——农民收入增速连续3年超城镇

“收入倍增”是2012年舆论讨论最热的一个话题。2012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了677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3%,跑赢了GDP的增速(7.7%),同时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2.5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连续3年呈缩小态势。各地的数据也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除浙江(城镇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增速较农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高0.2个百分点)、河南(城乡收入增速相等,均为13.1)其他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均高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其中,西藏、天津、新疆、安徽等地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个百分点及以上,西藏达到7.2个百分点。从农民收入渠道上来看,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政策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而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重要来源和支柱。另外,2012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扶持力度继续加大,预算达到12287亿元,同比增长17.9%。2005年至2012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年均增长21.0%,2011年超过1万亿元。中央财政对“三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民不断得实惠。

根据人社部对全国1.1万家企业的监测显示,2012年全年未出现大规模裁员现象。2012年6、7月份返乡农民工数量有所增加,但往回走的同时也往外出,到第三季度末,农民工外出务工总数增长1.8%,就业受经济干扰有限。

与此同时,2012年前三季度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2012年全国有11地区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改革方法七论

 

中国正在快速迎来改革开放的新春天,这种春天将赢得未来中国的新希望。2013年1月4日,《人民日报》推出史上首块新闻评论版,开篇即聚焦改革,并推出了七篇“深化改革方法论”系列评论,这是年初“深化改革认识论”的姊妹篇,意在为新一轮改革鼓与呼,本刊将这七篇评论汇总编发如下。

 

■积极回应论:为人民而改革是改革的唯一价值

在党的十八大发出深化改革宣言书、动员令之后,体大思精的“深化改革方法论”,让中国新一轮改革的轮廓清晰可辨。“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待”,习近平的坚定表达,鲜明地阐述了这样的理念:改革只有一个指向,为人民而改革,这是改革的唯一价值;改革只有一个标准,尊重人民意愿,这是改革的唯一立场。何谓回应群众呼声?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从社会发展凸显最突出的矛盾入手,来决定哪些改革要小步走、稳步走,哪些改革要不停步、迈大步,哪些改革需稳中有进,哪些改革要惊险一跃。如何读懂人民期待?以前的改革,为的是解决温饱;今天的改革,更着眼全面发展,追求的是社会公正,关切的是民众尊严,铸就的是发展动力。

■改革起点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

面对进一步深化改革新形势,习近平语重心长告诫全党:“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讲方向,最根本的是我们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逻辑起点,也是今天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不管改什么、怎么改,都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如何体现正确的方向?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改革必须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什么是社会主义?人民幸福才是社会主义。我们推动改革、完善制度,目的就是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顶层设计论:摸着“规律”的石头过河  

改革要改得准、走得好,必须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的辩证统一。摸着石头过河,摸的是规律,激发的是实践热情。在历史的新变局中,试错是必要的,这个过程同时也是破除旧体制,适应新规则的过程。顶层设计,看的是全局,发挥的是制度力量,发挥牵引机和路线图的作用。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比如贫富分化、环境污染、城乡差异、地区差距,需要通过顶层设计的方式予以解决。基层实践的单兵突进,需要宏观统筹予以整理和优化。在顶层决策与基层探索之间,亟待形成良性互动。只有不断加强宏观思考、顶层设计,改革才会更具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只有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改革才会不断推进、走向深入。      

■协调推进论: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

毫无疑问,社会越转型,就越是新旧问题交织、利益主体纷起,孤军奋战、单兵突进难以走远。改革越深入,就越要触及深层问题、体制弊端,从长远到现实,从宏观到微观的综合治理才能起效。面对发展起来后的问题,需要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共同解决,这也正是十八大以来中央一再强调“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深意所在。没有户籍制度、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等方面保障,农民工成为新市民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缺乏就业、住房、社保、人口管理等方面支撑,“异地高考”的阳光便难以照进现实;少了工资制度、税收调节、分配秩序、公共财政等方面创新,收入分配改革就会步履维艰。

■利益格局论:重新理解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老话题,也是新命题。今日之改革,啃的是硬骨头,涉的是大险滩,必定触动利益格局、打破暂时平衡;今日之稳定,面对的是世所罕见的经济社会双转型,遭遇的是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浪潮的相互叠加。步伐稍有不慎,就会引来反弹;方案稍有不周,就会招致不满,需要用更加科学、务实的眼光,重新理解、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这是处理好三者关系必须坚持的逻辑前提。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的可承受度,这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必须坚持的三个维度。

■群众基础论:集纳民智、凝聚民心、激发民力

改革关系人民利益,也是人民自己的事,不能没有人民参与,更不能少了人民创造。缺少群众基础、没有人民支持,再好的改革也不过是空中楼阁。今天,改革发展任务繁重,社会转型复杂艰难,更需按照中央要求,通过制度创新和顶层设计,不断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激情,不断夯实改革开放的群众基础。越是面对分化的复杂利益格局,越是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越要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越要善于集纳民智、凝聚民心、激发民力,为深化改革夯实坚实的群众基础。

■时间窗口论:克服“疲劳症”防止“疑虑症”

今天的改革,要跟得上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要与转型期的风险赛跑,与解决问题的时问窗口赛跑。只有克服“改革疲劳症”,防止“改革疑虑症”,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让人民享有更多改革成果,让国家获得更快发展进步,我们才能牢牢把握改革主导权,始终掌握发展主动权。回顾30多年改革开放成就,无不源自迎难而上、锐意攻坚所形成的“改革红利”,这往往又构成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机遇。就此而言,强调改革“只有进行时”,就是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破解当下现实难题,为中国将来发展蓄势;强调改革“没有完成时”,就是要看到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既不盲目追求“毕其功于一役”,又能够“小步走、快步走、不停步”,最后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

 

 

 


全国城镇化规划将聚焦

“人地挂钩”

 

城市的建设用地增加了,产业发展了,但大量农民工没有被纳入城市户口,只留下劳动的剩余价值,他们的社会保障却被甩到了原来的输出地,这是典型的发达地区剥夺欠发达地区。同时,如果土地城镇化了而人口没有城镇化,将来还会造成土地的闲置和浪费。

 

目前,《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已下发地方,进入征求意见阶段。与之前城镇化“摊大饼”方式不同,此次城镇化更强调“人”,其中特别提出探索实行“人地挂钩”政策,以推进更有质量的城镇化。“人地挂钩”政策,即城乡之间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城定居的规模相挂钩,地区之间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外来人口定居的规模相挂钩。对于作为城镇化核心问题的土地制度,《规划》指出,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土地存量的原则,创新土地管理制度,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有效化解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用地需求和耕地资源保护的矛盾。

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52.57%,城镇人口71182万人。但2011年底真正的城镇人口数量仅为4.2亿,城镇化质量并不好,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因此,未来的城镇化必须打破“要地不要人”的思路。

此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曾强调,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

城镇化进程中应该如何充分尊重和切实保护农民权益?相关部委2012年年中调研了重庆、河南等多地,提出了相关意见。一位参加了调研的知情人士透露,报告主要涉及迁徙权、城镇化带来增值效益的分享权、财产权、公民服务的平等相守权和民主管理的参与权等。

据观察,虽然各地的土地规划也把自身的人口增长作为一个大目标,但实现人口增长是为了“地”而不是真正为了“人”。某地方官员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道出了他们的纠结,一方面城镇化需要“外来人口”在本地购房置业,以维持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可持续运转;另一方面,如果将“外来人口”转化为本地户籍人口,则地方政府在教育和保障方面的成本相应会增加很多。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测算,仅解决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农民市民化成本至少人均10万元。这一问题显然是一个“双难选择”,其根本的出路在于,要想实施“人的城镇化”,需要地方政府增加在民生方面的投入,向人的素质的全面培养转轨。

河南作为目前最早进行“人地挂钩”的试点省份,2012年6月18日,国土资源部与河南省政府在郑州签署《共同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合作协议》提出,河南将探索开展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地挂钩政策试点。2012年11月13日,河南省发布《河南省土地资源保障专项工作方案》,要求完善“人地挂钩”试点政策体系,积极稳妥开展“人地挂钩”试点。“人地挂钩”一旦落地,将突破现行的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只能在县域内流动的政策限制,实现用地指标在全省范围内跨区域流转。

 

城镇化——全国两会后将有实质性推进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城镇化列入2013年六项工作重点,城镇化战略被提到了一个新高度。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1.3%,今后如何提高城镇化质量,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重要课题。 

           

■中长期规划即将出炉,土改、户改是重点

    在2012年多次中央级别的会议预热之后,2013年伊始就有消息传出,由国家发改委牵头、10多个部委参与编制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一2020年)》将于2013年全国两会前后颁布。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规划》目前已经上报国务院。据了解,该《规划》将涉及全国20多个城市群、1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和l万多个城镇的建设,将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发展思路,并将提出具体要求。

    城镇化改革重在综合配套。2012年12月9日,李克强在主持召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调研工作座谈会时已明确指出,城镇化就是最大的内需,要把这个潜力发挥出来,还要靠改革。把城镇化最大潜力和改革最大红利结合起来,形成叠加效应,中国经济就有长久持续的动力。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明确表示,2013年我国将总结全国城镇发展改革试点经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抓紧研究制定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措施。从目前看,现行的土地和户籍管理制度是两个绕不开的障碍。

    在土地改革方面,2012年底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删除现行法第47条中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以及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的内容草案规定。同时还把住宅从地上附着物中单独列出,并增加了社会保障补偿。    

    与此同时,户籍制度改革也已提上议事日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2013年1月7日,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确定4项重点改革,其中户籍制度改革再次受到关注。有关专家指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要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要保证农民工或者劳动力能够市民化;现在的城镇不能以户口为限,城镇的基本公共服务要实现全面覆盖,不要再以户籍作为借口来阻碍城镇政府发挥其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关专家也建议,应加大政府公共服务投入力度,逐步使得户籍所承载的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均等化,为户籍制度改革扫除障碍。同时,城镇化不等于大拆大建,要注意城市全面发展,特别是在“软件”和规划管理水平上下工夫。

    ■全国性工作会议注重顶层设计,将着力解决四个问题

    继确认城镇化发展规划即将发布的信息后,最近媒体又透露,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将在2013年全国两会前后召开。媒体援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徐小青的话透露,这是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后传出来的,目前是有准备开一个工作性会议的考虑,但还没有最终确定。

    尽管目前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的具体情况尚不明晰,但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过去的城镇化都是各地为政,目前是缺乏顶层设计。在当前形势下,这一会议的召开具有一定迫切性,且意义也将非同小可,若能够在顶层上统筹解决,对各地在城镇化过程中理念的转变和质量的提高是有利的。对此,有关专家表示,城镇化是一个历史性问题,不是短期的,不是运动式的。既然提到趋利避害,就说明城镇化是一个有利有弊的问题,所以就要求遵循某种规律,要全盘地考虑问题,尽力避免可能发生的挫折、波动,或者害处。分析人士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依靠“软设施”、下“硬功夫”。这次会议将强调,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镇居民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和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

    分析人士称,这次会议将重点讨论四个问题:一是土地利用问题。人多地少是我国城镇化最大制约因素;二是户籍改革问题。各类城市如何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科学制定农民工落户条件,实行差别化户籍政策,需做进一步研究探索;三是资源支撑问题。能源资源不足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四是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讨论如何在城镇居民中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国家城镇化试点启动在即,地方争先恐后部署

    中央高调提出推进城镇化发展,并将确定国家城镇化试点。目前各地方政府正在积极制定并陆续推出城镇化发展规划,争取成为新型城镇化试点样本地区。而即将召开的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将着重讨论在中西部一些发展条件较好地区,加快培育新的城市群、形成新的增长极。积极挖掘现有中小城市发展潜力,更好地发展小城镇,把有条件的东部地区中心镇、中西部地区县城和重要边境口岸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近年来,在全国先后出现过各种新型城镇化的改革尝试,如天津模式、成都模式、广东模式以及江苏模式和浙江模式。有分析人士将之总结为,工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农地向集约经营集中,村民向新型社区集中和土地有偿转让使用。有媒体预测,各地的共同经验很可能会集中整合,

作为全国性规范推出。

但现在的问题是,城镇化发展的乱像也已经引起中央高层的重视。一是“大跃进式”城镇化,个别省份过快的速度,可能导致冒进城镇化、过度城镇化、虚假城镇化,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加剧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二是“房产”城镇化,过度利用“土地红利”,把“城镇化”变成“房地产化”,过高地价推高房价。三是“半城镇化”,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过度“边缘化”。四是贪大求洋,出现大都市的“大城市病”,特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五是千城一面,忽视城市地域文化特色,不注重城市形象和品牌。六是土地财政,不少地方拿新型城镇化这个帽子搞过去的土地财政。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六大着力点

 

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三农”问题,“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将是下一步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点。《农民日报》2012年12月24日发表编辑文章指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已经成为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完成的时代课题和重大战略任务,“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农业经营体系已成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本刊现将该文核心观点摘要编发如下。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核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营主体已由改革初期相对同质性的家庭经营农户占主导的格局向现阶段的多类型经营主体并存的格局转变。这种多类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农户、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社区性或行业性的服务组织等。当前,农户仍然是中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经营单位。但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产权制度的清晰与完善、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加快,农户群体逐渐开始分化,农业经营者分化为传统农户、专业种植与养殖户、经营与服务性农户、半工半农型农户和非农农户等五种主要类型。这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关键的任务是促进和引领好规模经营农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社区性或行业性的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成和发展。当前,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需要重点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需要大力培育新型农民,需要积极发展农业经营新型市场主体。这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核心和关键。

    ■体制机制创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关键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集约化生产是目标,专业化管理、组织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是路径和保障。现阶段,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发展的关键,应在其发展要求、发展效率、发展力量、发展机制上寻求突破。只有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完善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方式,加快土地、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配置的市场取向改革,营造农业创业与就业的良好环境,建立农业经营者的退出与进入机制,才能尽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农民土地和集体资产权益。农村改革30多年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就是始终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这是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在坚持的基础上完善。当前,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坚定不移地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任何人都不能剥夺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要切实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中的收益比例,切实保护农民的集体资产权益。

    要不断完善政府扶持农业的方式,提高新型主体发展效率。各级政府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要不断扩大规模、拓宽领域。一方面,需要继续加大对农业基础性、平台性设施等的公共投入和政策扶持的力度,完善农业公共政策和公共投入的绩效考核;另一方面;对特定的农业扶持措施和政策,应尽可能直接下达或落实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此外,应有条件允许基层对政府部门的农业扶持资金和政策进行梳理和整合,提高农业扶持政策的效率。

    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使土地向新型主体流转。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农业农村发展状况千差万别,构建和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要在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同时,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使土地向种粮大户、种田能手、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发展规模经营一定要坚持适度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土地流转在一定时期内不可能太快,经营规模也不可能太大,绝不能操之过急,尤其不能搞强迫命令、越俎代庖替农民决策。

    要加快要素的市场取向改革,满足新型主体发展要求。十八大报告强调,“要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但当前的城乡要素流动中,人才、资金、土地等发展要素总体上仍然体现出由乡村往城市流动的特点。要加快要素的市场取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促进要素更多向农业农村流动,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奠定物质技术人才基础。

    要营造农业创业和就业环境,壮大新型主体发展力量。投资农业的企业家、返乡务农的农民工、基层创业的大学生和农村内部的带头人是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来源。要营造农业创业和就业的良好环境,引导和鼓励他们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于他们的学历、工作背景以及各自优劣势不尽相同,需要分类指导和提供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大学生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后备力量。应完善大学生农业创业与就业的政策体系,鼓励大学生“村官”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创业和就业,使他们“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有发展”;尤其要鼓励大学生“村官”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创业和就业,对相关经营主体给予引入大学生工资和社会保障补贴。

要建立农业退出和进入机制,创新新型主体发展机制。建立传统农业经营者的退出机制的前提是坚持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坚决维护和发展农民的土地和集体资产权益,这一点必须始终强调,不可动摇。有退出机制就需要重新确定农业进入机制和规则,重点是处理好进入者和退出者的利益关系,进入者资格与能力的认定,进入者之间的公平竞争和择优,进入者经营行为和经营领域的控制。当前要慎重对待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问题,要引导工商企业规范有序进入现代农业,鼓励工商企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投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不提倡工商企业大面积、长时间直接租种农户土地,更要防止企业租地“非粮化”甚至“非农化”倾向。

 

2013头等大事:农民收入增长超市民

 

“■”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推动农民生活水平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

201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讨论有关中央一号文件及相关问题时,明确提出要在“收入倍增”进程中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今后一段时间,农民收入至少应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并力争超过。要从战略上研究采取综合措施,营造有利环境条件,不断开辟就业门路、拓宽增收渠道。”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下发,目前各地开始结合中央精神,把农民增收当成头等大事来抓。

目前,甘肃省已出台了农民收入倍增计划。该省政府办公厅最新印发的《甘肃省农民收入倍增计划(2012—2016年)》,提出到2016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1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从3909.4元增加到800l.l元,年均增长15.4%,保持快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势头。

1.制定一个计划,尽快形成农民收入倍增路线图

2012年12月25日,农业部新闻发言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增幅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居民。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拐点开始出现,但农民增收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和瓶颈,增收的道路上还有不少“拦路虎”,实现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同步增长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按照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到2020年前,农民收入每年需实际增长7%左右,这样才能达到翻一番的目标。因此,各地需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农民增收问题,必须有新思路和新计划。早在2011年6月,江苏省就发布了《关于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意见》,提出以2010年为基数,剔除价格因素,全省到2017年实现居民收入倍增。其中,农民收入倍增是重中之重,目标是届时农民收入要达到约1.8万元;同年7月,海南省启动“十二五”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使农民收入突破万元。另外,贵州、安徽、黑龙江、山西等省也制定除了农民收入倍增计划。

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必须赋予农民增收以更高的战略地位,必须有明确而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必须突出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和特点,必须采取战略性综合措施立体化整体推进。可以说,2013年开好局、起好步,制定一个好的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很关键。相信各地的一号文件将把农民增收当成重中之重,形成一个从中央到省、市、县、镇、村的上下贯通的促进农民增收的工作体系。

2.拓宽三大渠道,农民增收必须不断开拓新思路

根据农业部最新数据,2012年农民多渠道增收格局进一步巩固。前三季度,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6778元,同比名义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2.3%,高出同期GDP实际增速4.6个百分点。但最近有关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农民增收话题指出,从长远看,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存在不确定因素,增收渠道还不十分畅通,收入结构还不十分合理。因此,各地必须深入研究农民增收问题,特别是要根据各自地区的实际,大力拓展农民增收新渠道。

一是拓展农业新功能,让农民在新产业中增收。农民增收离不开农业,要深挖传统农业的增收潜力,同时还要拓展农业新功能,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在这方面,北京的休闲农业发展是全国的一个标杆。据最新统计,北京郊区开展观光休闲服务的农业园已经达到1300个,年接待游客3511万人次,实现收入30.4亿元。北京市编制了《观光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出台了《观光农业示范园的评定标准(试行)》。休闲农业是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联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的新型农村产业形态,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开发休闲农业,2011年8月农业部制定了《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各地要抓住难得的机遇,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加大相关政策的倾斜力度。

二是占领新市场,让农民在新业态中增收。湖南柑橘滞销、甘肃苹果滞销、山东蔬菜滞销,农产品卖难是农民增收路上的一大“绊脚石”。为破解“农民卖难,市民买贵”难题,许多农民走出田间地头,在互联网上销售农产品,成为沟通城乡果蔬市场的“农民网商”。随着电子商务、微博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我国“农民网商”发展迅猛。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发布的《涉农电子商务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年初,全国农民网店总数为13l万家,农民网商注册人数占比达到10.33%,这意味着每10个网商中就有1个是农民网商。目前较为有名的农民网商要数山西吕梁市临县农民王小帮,2008年进城务工发现农产品商机后回到农村开了“山里旺农家店”,将本村黄豆、红枣等农产品卖到全国。目前王小帮与多个村落签署定向种植收购协议,发挥“辐射效应”带动村民共同致富。2008年创办至今每天能有130多笔交易,每个月成交金额达40多万元。另悉,从2012年12月开始,广东省团委在半年内培训1200名农村信息化青年成为新型“农民网商”,推动他们集中开办1200多家“农家网店”,带动全省农村青年走信息化创业致富道路。

三是发现新方向,让农民在创业中增收。目前,农民收入中很重要一部分是工资性收入,主要来源是外出务工收入,各地在劳务输出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农民单凭打工收入还很难与市民收入同步增长,还需要引导农民进行创业,依靠带动效应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加快增长。2012年年底,重庆举办为期两周的优质家禽养殖创业培训班。据介绍,这是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班之一,此前还举办了果树、山羊、蔬菜等五期创业培训班,极大地提升了农民工的创业技能和创业成功率。同一时间,农业部举办了首届全国农民创业管理人员培训班。近百名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吉林、江苏、浙江等15个省(区、市)乡镇企业管理部门、全国农民创业工作联系点以及部分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园区)、高校和企业的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作为扶持农民创业的重要形式,很多地方建立了农民创业园区,吉林省以“政府扶持、社会参与、企业运作”的工作模式,到2011年末,共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115个,直接扶持创业1506人,带动就业2.5万人。

 

5000  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实现农民增收超越市民的目标后,引起媒体的高度关注。2012年12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署名文章提出,要开展农民退税政策。文章说,我国农民每年购买生产资料间接交纳的增值税,高达5000亿元,这些间接税大量流向工商业发达的大中城市或通过分税制上缴中央。此外农民还承担了因“工农产品价格剪刀羞”和因土地等资源被征用补偿不足这两项“暗税”,如果将这些间接税和“暗税”累加起来,分摊到9亿农民身上,每人交纳税款达800元以上。

3.创新五大机制,让农民共享改革的红利

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最关键的是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各地不仅要建立城乡统筹机制,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直补范围,调整财政投入结构,而且要构建为农服务机制,加快服务体系建设,培养新型农民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改革建立农民增收的保护机制,让农民共享改革红利。

创新经营机制,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0年关注“三农问题”,主题就是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即要加快农业的组织和制度创新,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要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将为农民增收提供难得的机遇,关键是各地要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让农民不离乡不离土就能持续增收。

建立共享机制,不断加大惠农政策扶持力度。2013年中央将继续稳定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规模稳步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试点健全农资综合补贴政策,落实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同时,积极推进种粮大户补贴试点,扩大补贴试点范围。此外,要让农民种粮务农获得合理利润,健全主要农产品补贴和收储制度,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建立补偿机制,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比例。一是加大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补偿。主要内容是提高征地补偿数额,更加突出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让农民更好地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二是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扶贫攻坚,要重点加强低收入农民的增收问题,实行包村包户制度,尽快补齐短板,实现农民整体同步增收。

建立转移机制,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今后,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行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体制,要探索培训、转移、输出一体化模式,关键要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快建立工资保障、就业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收入不“打水漂”。

建立保障机制,构建农民增收工作体系。协调、有序、高效的工作机制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保证。今后,要把农民增收作为政府核心目标,关键是要建立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并加强目标考核和督促检查工作,加强调查研究,总结新经验,研究新问题,制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对策。

 

2249  尽管2012年国民经济增速有所下降,但并未影响农民外出就业的总体形势,农村劳动力工资水平明显提高。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达到16867万人,同比增长3.0%;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2249元,同比增长13.0%。前三季度,全国有18个省份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19.4%,农民工工资普遍提高。此外,随着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数量稳定增长,不仅工资水平在快速提高,而且农民工的生活成本也有所降低,促进了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

 

 

 


十八大后,做好政务

舆情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2012年,十八大在全球的关注下胜利召开,这可以说是一次媒体的盛宴,也是新媒体舆情传播的重要特点。作为互联网中最具潜力、最受网民青睐的应用服务之一,网络视频以“有声有色”的信息传播方式、直观生动地展现了十八大的方方面面。社交媒体的介入让百姓与十八大实现了零距离接触。微博因平民化、交互性和碎片化等传播特征,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传播方式之一。一些主流媒体也借助微博的力量,将十八大的影响力发散到社会各个角落。十八大后,网络媒体立即行动,全面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十八大精神,形成了网上宣传引导的强大声势。

当前,互联网世界已经成为新闻传播重要载体和社会舆论的“加速器和放大器”。今后网络舆论更加多元、多样、多变,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网上的法律意识不够,虚假信息多,甚至是造谣传谣,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扰乱网上信息传播秩序,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的信息,危害未成年人的健康,严重危害社会的和谐稳定。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未来对于网络违法也将加大打击力度。1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草案。立法为网络时代的信息保护装上了“法律的盾牌”。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网络舆论中唱响主旋律,提升全媒体传播下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以及提高政府的舆情应对能力;如何在各种文化交流、交锋、交融已成常态的互联网上,引导和传播主流文化,将是政府未来面临的主要工作和首要任务。

(一)完善舆情预判预警机制。网络舆情预判预警机制是政府掌控网络舆情机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突发事件信息收集制度、突发公共事件信息评估机制以及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机制。

(二)强化舆情危机意识。许多突发事件最终可能会演变成社会危机,因此,政府应树立高度的信息危机意识,主动应战的思想准备,透明公开的开放心态,积极作为,才能有效克服在传统信息危机中被动难堪、慌乱无措等尴尬,争取主动,转危为机。

(三)提升网络舆情运营技巧。如使用亲民话语,改变以往打官腔的沟通方式,语言平实和朴实,把握发布节奏等。

(四)利用好信息公开黄金2小时。在突发事件中,政府对事件的公开透明程度,一些政府人员的言行、态度、处理问题的方式很容易损伤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应重视政府公信力的维护,公信力一旦失去,很难修复。

(五)加强多部门联动,主动出击,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单一部门的回应可能会势单力薄,多部门集体作战,互相配合会收获奇效。如湖北武汉大雾事件,多部门联手辟谣,组织联动方面值得借鉴。

(六)及时问责和查处责任官员,树立公众信心,维护政府公信力。

(七)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巩固和发展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对于突发事件,要改变对互联网“不理、不用、不管”的现象,尽早讲、持续讲、准确讲、反复讲,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求共识,在多变中谋和谐。

(八)强化法律和技术监管。对网民恶意传播违法、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侵害个人权利的违法行为,要通过技术手段和法律规范,双管齐下,遏制有害信息的传播。

(九)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如依法惩处暴力行为,震慑罪犯,对受害者的权益依法补偿,以平息民怨。对于事件中应承担责任的官员,依法问责,化解民怨,平息舆情压力。

(十)社会问题避免政治化。近年来很多地方突发事件,包括群体性事件,当事人和围观民众的诉求都是地区性、行业性利益问题。如果把这些具体的经济、民生方面问题政治化,只会激化更大的矛盾。

(十一)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创建网上文明家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建立规范的信息采集、制作和发布流程,对虚假有害信息严格把关,及时删除,不跟风、不炒作。

(十二)加强网络监管。在保障人们享有的通信和言论自由的同时,坚决打击利用互联网进行造谣、传谣、进行网络色情传播等违法犯罪行为。

(十三)完善舆情工作体系和制度。在突发舆情事件中,积极做好预案,防治并举,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建立科学高效的舆情工作体系、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如新闻发言人制度、突发舆情处置联席研判体系的完善等。提高党政机构社会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

 

 

 


中央领导改进作风

六大新变化

 

●中央领导到外地考察,一路轻车简从、减少陪同,不挂标语横幅,不封山、不封路;

●无论是研究经济形势,还是研讨防艾治艾,座谈会不念稿子,受邀群众和专家直言问题和困难,讲实在话;

●无论是考察还是会议,新闻报道的字数、时长都大为压缩,媒体还运用微博等手段对中央领导考察活动进行“直播”;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压缩了会期,鲜花没了,简报短了,往年的布质或塑料文件袋被纸质文件袋取代,袋中只有一支笔、一个本;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会场没有一棵花草植物,压缩了工作人员数量,会议用小轿车也从过去的15辆减少到10辆;

●厉行勤俭节约上,外出考察中央领导不住“一号楼”或“总统套间”,饮食也严格按照有关规定。

资料来源:新华社2013年1月4日《中央政治局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出台一月综述》


 


省区落实“八项规定”的“自选动作”

 

方面

地方规定

改进调研

北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调研,陪同的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不超过5人

甘肃:省委常委每年到基层调研不少于60天;不集中或轮番到一个点上调研

精简会议

安徽:每月第一个完整周为“无会周”;全省性会议,时间不超过2天

精简文件简报

湖北:省委相关文件一般不超过3500字


 

规范出访活动

甘肃:省委、省政府领导原则上每年出国(境)不超过1次,严禁借考察之名旅游

安徽:省委、省政府负责同志出访,公务活动应占在外日程的三分之二以上

改进警卫工作

北京:市领导调研时,不实行交通管制

安徽:不得封山、封园、封路,不清场闭馆,不停止、限制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改进新闻报道

山西:新闻报道省委书记文字稿不超1500字,省长不超1200字,广电新闻联播播出时长分别不超3分钟、2.5分钟

严格文稿发表

湖南:省领导个人不得担任书刊、影视片的主编、编委、顾问等职务

宁夏:自治区领导同志不为纪念物、建筑物和发行的出版物题词题字

厉行勤俭节约

贵州:省委省政府和省直部门负责同志到乡(镇)、村调研一律自带干粮、方便面,不给基层增加负担

湖南:严禁豪华装饰公务用车,逐步换乘国产自主品牌汽车


 

浙江“撤镇设市”,27个试点镇整体推进

 

城镇化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中央和地方都在积极谋划城镇化发展。2012年12月25日,浙江省发改委主任孙景淼在“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开展撤镇设市的制度和路径研究。第二天,浙江省召开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初步考虑建立小城市试点镇用地指标单列制度,争取国家在浙江率先开展撤镇设市试点,将条件具备的镇升格为小城市。据悉试点单位包括宁波奉化溪口、象山石浦、温州乐清柳市、瑞安塘下、金华东阳横店等在内的27个镇为小城市试点镇。浙江省副省长陈加元在此次会议上表示,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城镇化的发展战略,为小城市加快培育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试点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2010年底,浙江省就选择了上述27个镇启动了小城市培育试点,时间为三年,到2013年底结束。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这批试点镇2012年1至9月GDP同比增长12.7%;1至10


月,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1%和15.1%。试点以来,试点镇建成区新积聚人口48.3万人,城镇化率提高了5.8个百分点;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达88.9%,高出全省5个百分点;新增产业共性技术平台33个,工业功能区规划上企业增加值占比达73.8%;每万人新增个体工商户95户,是全省的2.5倍。

【五大改革新政在试点中全面铺开】试点两年来,浙江小城市培育试点的基础性工作基本完成,重大领域的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第一,县里支持试点镇用地,安排一定数量的用地计划指标,单独切块,直接下达到试点镇。第二,建立城镇管理综合执法大队,负责城镇综合性管理。第三,县(市)派驻试点镇的机构建立分局。第四,在核定的编制内,试点镇可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内设机构。第五,部分试点镇的党政一把手升级,书记进入所在县(市)委常委。

【今后试点要做好四件事】接下来,浙江提出要做好四件事:一是经济转型发展加速,让农民在中心镇里找到上班、创业的机会。二是完美试点镇的城市功能,形成比较完备的水、电、路、气、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网络,市里应该拥有的功能区就有尽有,井然有序。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三是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增添城市发展的新活力。积极推进具有吸引力的农民市民化改革,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促进集约集聚发展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小城市管理体制创新。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形成合力发展的新优势。在落实已有的差别化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在培育年限、用地指标分配等方面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