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三农专题(总第77期)

 

三农专题

统筹城乡进程连续七个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

 

(1)

2004的中央“一号文件”增加农民收入

 

(2)

2005的中央“一号文件”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7

2006的中央“一号文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9

2007的中央“一号文件”  发展现代农业

12

2008的中央“一号文件”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13

2009的中央“一号文件”  保证粮食安全

 

17

2010的中央“一号文件”  从新农村建设单轮驱动转向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

 

19

主      编:宋兆凯                  副主编:张广越   杨培颖

编辑部主任刘淑珍                  编辑部主任:万悦娴

刊 名 题 字:商宗岳                  责任编辑:万悦娴

 

 

 

编辑部地址:沧州市浮阳南大道31号   邮政编码: 061000

编辑部电话:0317-2079262            传  真:  0317-2079191

电子邮箱:  czstsg@163.com          网    址: www.czlib.com.cn

 

 

连续五个“一号文件”确立了家庭联家承包责任制的基础地位

 

1982: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1983:当前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

1984:中共中央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

198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

198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

 

连续七个“一号文件”确立农业稳定持续增收新格局

 

200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200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0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统筹城乡进程

连续七个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

    

    “三农”问题历来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这5个“一号文件”实现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地位。这五个“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有名词——“五个一号文件”。

    时隔18年后,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这是新世纪的第一个关于“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六个涉农的一号文件。自此,中央“一号文件”重新锁定“三农”问题。2010年1月1日下午,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北廊坊三河市李旗庄镇查马坊村实地考察农业农村发展情况时,大声告诉乡亲们:“最近中央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对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中央还将下发2010年一号文件,出台一批新的强农惠农政策。相信随着这些政策的贯彻落实,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至此,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七次锁定“三农”。

纵观这些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围绕财政投入、现代农业建设、农民收入、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体制改革问题等多个层面。由于具体经济社会发展背景条件的变化,七个中央“一号文件”在突出强调的重点、结构安排上和具体内容表述上又各有侧重和不同。

 

2004 中央“一号文件”

增加农民收入

 

2004年1月,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这是在18年之后,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18年来,城乡差距持续快速拉大,城乡发展严重失衡,影响了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农民收入增幅连续几年低速徘徊在4%以下,农民负担过重,农村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粮食供应出现局部紧张,当年全国粮食供需缺口达3750万吨。在中央“一号文件”的指引下,当年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36元,2003年增加314元,增长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为1997年以来增长幅度最高的一年。

 

 

 

 

 

 

我们在复杂的矛盾冲突所带来的教训中明白,原来中国最大的问题不仅是单纯的农业问题,更是以农民问题为主的“三农”问题。农民增收,2004年首次出现在中央“—号文件”的主题中。此后,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减免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惠农举措,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对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扶贫开发力度的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也为农民增收起到了促进作用。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2366.4元增长到2008年的4760.6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6.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01年的1741.09元增加到2008年的3660.68元;恩格尔系数从2001年的47.7%下降到2008年的43.7%。2009年12月28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递出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面对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200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达到5153元,实际增幅6%以上。这意味着农民收入已连续6年以超过6%的幅度增长,是20多年来第一次。

而根据2010年1月15日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和浙江省统计局发布的消息,2009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l0007元,比2008年的人均9258元增加749元,增长幅度为8.1%。这是继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连续25年保持全国各省区第一名之后,首次突破万元大关。除浙江省外,2009年北京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1986元,增长11.5%,江苏农民人均纯收入8004元。


 

 

 

 

 

 

 

 

 



2005 中央“一号文件”

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发布。文件要求,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足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农业发展中还有大量的问题亟须解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等,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因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首先要从政策上落实惠农政策。自2004年起,中央开始实施稳定、完善和强化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为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中央开始实施“两减免、三补贴”政策。“两减免”即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在2004年财政部受国务院委托作的《200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中提出,五年内取消农业税。事实上,自从2004年试点取消农业税开始,中央财政安排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以补偿地方政府因税费取消带来的困难,2005年扩大试点,2006年已经彻底完成了农村税费改革,中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走进了“历史博物馆”。

“三补贴”即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


 

2004~2006年关于“两减免”中央财政做出的预算安排与执行情况

 

2004

2005

2006

预算安排

将全面取消除烟叶外的所有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税率也将整体降低一个百分点以上,并向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倾斜,可减轻农民负担118亿元。五年内取消农业税。考虑到地方财政的实际困难,取消农业特产税和降低农业税税率后,地方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和中西部地区财政因此而造成的减收,将由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予以适当补助。2004年,中央财政拟安排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396亿元,增加91亿元。

在全国大范围大幅度减免农业税。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律实行免征农业税;2004年农业税税率降低1个百分点的省份再降低4个百分点,2004年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的省份再降低2个百分点。在全国范围内免征牧业税。中央财政将新增转移支付资金140亿元,用于支持地方落实这些政策。

农村税费改革使8亿农民每年减轻负担约1250亿元。2006年将积极研究提出烟叶特产税替代方案,实施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此,中央财政每年将安排转移支付资金782亿元,地方财政也将安排相应支出。

预算执行情况

 

追加156.04亿元支农支出;各级财政部门积极主动采取措施,扎扎实实地将“两减免三补贴”政策落在了实处。在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的基础上,吉林等8个省份免征或基本免征农业税:河南等11个粮食主产省及广东省降低或自主降低农业税税率3个百分点;山西等11个省份降低农业税税率1个百分点。

 

中央财政为此转移支付662亿元,比2004年增长26.3%。2005年,牧业税和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已全部免征,免征农业税的省份达到28个,8亿农民受益。

 

全面取消农业税。同时,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制定出台《烟叶税暂行条例》。中央和地方财政分别安排转移支付782亿元和2501亿元。与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农民减负约1250亿元,人均减负约140元,农场农工负担也进一步减轻。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采取的重大措施,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意义重大。从2004年开始,当年安排补贴l3个粮食主产区,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10O亿元安排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到2008年粮食直补达到15l亿元;良种补贴则由2005年的37亿元,逐年递增到2009年的154.8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从最初的3亿元,到2009年中央财政预计安排补贴数额已达到130亿。

同时,由于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分散现象比较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政策效应的发挥。2006年5月11日,财政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并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选择了一部分县市进行试点。支农资金整合实施3年以来,促进了基层工作思路从“要钱”到“管钱”的转变:各试点县由原来的“跑项目、争资金”,转变到注重机制创新、制度建设、监督检查、跟踪问效等管理工作上来。据初步统计,2006—2008年各级财政累计整合各类财政性支农资金359亿元,引导金融资本、企业资金和农民投入等社会投入628亿元。通过整合,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支农资金分散使用、零打碎敲、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也使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激活和带动了全社会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形成了立体、多元的支农投入新格局。如贵州省凤冈县2007~2008年通过中央和省两级财政投入的800万元,紧紧围绕当地茶叶产业发展规划,整合各类资金11224万元,塑造了“一个800万撬动14个800万”的乘数效应。


 

2004~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三补贴”数额与实际执行数额

 

2004

2005

2006

预算草案

 

13个粮食主产省,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100亿元安排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

 

确保粮食主产区100亿元对种粮农民的直补资金规模不减少,有条件的省份可以适当增加,中央财政安排良种补贴资金37亿元,比上年增加8.5亿元,增长29.8%;安排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3亿元,比上年增加2.3亿元,增长328.6%。

 

安排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粮食直补资金125亿元,比2005年增加10亿元,全部达到本省(区)粮食风险基金总规模的50%,中央财政安排良种补贴资金40.7亿元,比2005年增加2亿元;安排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6亿元,比2005年增加一倍,并扩大补贴范围,调整补贴重点。

预算执行情况

 

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河北等13个粮食主产省对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品种实行了良种补贴,对中央直属垦区和66个粮食主产县购置大型农机具实施补贴。

 

确保粮食主产区100亿元对种粮农民的直补资金规模不减少,有条件的省份可以适当增加:中央财政安排良种补贴资金37亿元,比上年增加8.5亿元,增长29.8%:安排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3亿元,比上年增加2.3亿元,增长328.6%。

 

中央财政新增120亿元补贴资金,适时对种粮农民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的增支实行综合直补,7.28亿种粮农民直接受益,并根据石油价格调整情况,拨付渔业等行业补贴资金85.9亿元。全国粮食直补资金达到142亿元,比2005年增加10亿元,其中13个粮食主产省(区)126.8亿元,均占本省(区)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中央财政安排良种补贴41.5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6亿元,其中,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比2005年增长100%。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及时拨付补贴资金59亿元。


我国启动的农业综合开发工程一览

 

优质粮食产业工程

 

2004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2004~2010年)》,提出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选择一批有基础、有潜力的粮食大县和国有农场,加强优质粮食产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建设工程

2003年开始实施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确定了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柑橘、苹果、牛奶、牛羊肉和水产品等11种优势农产品的优势区域及发展目标。

 

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农业部2004年11月宣布启动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工作,要求力争到2010年,实现培育100万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000万农户,发展1万个新型农业技术服务组织。

 

七大体系建设工程

 

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

 

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这项工程已取得显著成绩,目前全国已有580多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00多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各类龙头企业的固定资产总额近5000亿元。

 

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截至2004年8月,我国共建立了3527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其中国家级示范区项目1059个。示范项目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农业生产的主要领域。

 


 

2007

2008

2009

预算草案

 

中央财政安排良种补贴55.7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12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加14.2亿元、6亿元,并将科学改进补贴政策和方式。

 

中央财政安排对农民补贴支出1335.9亿元,增加253亿元,增长234%。其中,粮食直补151亿元,农资综合直补482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40亿元,良种补贴70.7亿元。

 

农资综合补贴安排756亿元,增长5.6%。大幅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安排130亿元,增长2.25倍,补贴种类由9大类扩展到12大类,覆盖到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增加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规模,在已实现水稻良种补贴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小麦、玉米等良种补贴范围,安排154.8亿元,增长25.4%。

预算执行情况

 

中央财政对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支出276亿元,增长130%。农机具购置补贴支出20亿元,增长233.3%。良种补贴支出66.6亿元,增长60.5%。全国粮食直补资金151亿元,13个粮食主产省(区)均达到本省(区)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

 

农林水事务支出1821.74亿元,增长43.6%,完成预算的125.6%,超预算较多主要是预算执行中加大农业补贴等投入。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水稻良种补贴实现全覆盖,晚稻良种补贴标准提高1倍多,小麦、玉米良种补贴面积分别增加1倍、57倍,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扩大到所有农业县,共支出163.4亿元。

 


2006 中央“一号文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该文件围绕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进行细化,共五方面,概括起来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另外,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不仅管一年,也管五年:不仅管五年,还管长远。2006—2009年,4个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

培育新型农民造就建设

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下发促进了中央及各级政府培育新型农民的进程。吉林省2006年“一号文件”重点关注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并首推《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河南省把新型农民培训、轮训农民列入省政府为农民办实事的重点工作。江苏省政府制定《新型农民培训规划》,2006年省财政安排4000万元资金用于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湖北省政府2007年起推行“3+1”培训模式,即初中毕业后没能上高中的和高中毕业后没有上大学的,将继续留校一年进行一项劳动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培训计划也是新型农民培训计划之一。以湖南省为例,2008年在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中,共23万人,转移就业22.3万余人,转移就业率达97.3%。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2009年初国务院即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措施:积极扶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引导灾后重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尽量多招用因企业关停或减产裁员而失去工作的农民工;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在工商登记、财政税收、信息服务等方面创造良好环境: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阳光工程”培训资金达1l亿元,补助标准提高到367元,基本完成300万人的培训任务,培训就业率达到85%。

农业部、财政部2009年9月2日宣布,中央财政今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在全国选择1万个村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按每村1万元的标准给予培训补助,对务农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及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的务农技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12月25日,教育部确定了北京市大兴区等61个县(市、区)为“教育部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联系点”。教育部提出,要把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作为政府公共产品,县(市、区)财政培训经费投入按全县(市、区)人口计算,每年每人不少于一元钱。国务院办公厅于1月25日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农民工培训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按照培养合格技能型劳动者的要求,逐步建立统一的农民工培训项目和资金统筹管理体制,使培训总量、培训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相适应:到2015年,力争使有培训需求的农民工都得到一次以上的技能培训,掌握一项适应就业需要的实用技能。

新农合——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村社会事业,对于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对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分紧迫和重要。我们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而农村社会发展这条腿更短。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严重不足,是农村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中央和各地政府在农村教育和卫生方面已采取了不少措施,成效很大,2008年我国实现了对全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化债”在全国全面推广:新农合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农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新探索,并取得了切实成效。2006年,我国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的推进力度,较大幅度提高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扩大合作医疗试点县范围,争取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

从2006年开始试点新农合开始到2009年实现了全覆盖,全国参合农民已达8.33亿。从2009年下半年起,新农合报销最高限额达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50%的地区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


 

2003~2010年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

 

绿色证书工程

 

主要是按农业生产岗位规范要求对广大农民开展培训,培养骨干农民,现已培训1300万人。计划2003~2005年培训1600万人;2006~2010年再培训1000万人。8年共培训1600万人,届时,在农村达到每8户农民有1人参加绿色证书培训。

 

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

由农业部、财政部和团中央共同组织实施,主要是对农村优秀青年开展以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已培训154万人。计划2003~2005年培训300万人:2006~201O年再培训500万人。8年共培训800万人,届时,基本达到每个村民小组有1~2名优秀青年农民参加培训。

 

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

 

主要是从参加前两大工程培训的学员中,选拔能开展规模化生产和具有创业能力的优秀学员,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创业资金扶持和后援技术支持,将其培植成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农场主和农民企业家。该“工程”从2003年开始启动,计划2003~2005年培植农民3万人;2006~2010年再培植7万人。8年共计培植10万人,届时,达到每个乡(镇)培植2~3人。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

主要是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进行引导性和示范性培训,提高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素质和技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该项“工程”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实施。计划2003~2005年培训300万人:2006~201O年再培训1000万人。8年共计培训1300万人。

 

农业远程培训工程

 

主要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加大传播覆盖面,快捷有效地向广大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使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走进千家万户。2003~2010年,农业远程培训计划开发培训课程400门,录制广播电视节目4000小时,编译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节目800小时,向全国播出100000小时,向农民发送农业科技光盘1000万张。同时,继续加大“农业科技电波入户计划”实施力度,到2010年,全国90%以上的县能实现电波入户。

 

建设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有效整合农业科技教育资源,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或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机构,建立并完善以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龙头,以各级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骨干,以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以企业与民间科技服务组织为补充,以县、乡、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各类培训机构为基础的,从中央到省、地、县、乡相互衔接、上下贯通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为实施五大培训“工程”提供保障。重点加强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和县、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选择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基础较好的500个县、2000个乡(镇)讲行示范。

 


2007 中央“一号文件”

发展现代农业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文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如果说“两减免、三补贴”是我国“三农”方针中“多予少取”,那么发展现代农业无疑是在“放活”农村经济。现代农业制度是适应农业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的新型制度。具体地说,现代农业制度是土地制度、生产组织、经营方式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政策措施、法律法规的集合。我国现代农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土地实行家庭经营制、农户实行合作制、农业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等。

 

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巨大进步,农业科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从“一五”时期的19.9%,提高到目前的5l%,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十一五”期间加强农业科技要推广一批、示范一批、攻克一批。

    “推广一批”:就是希望能够使已经研究的、成熟的、实用农业科研技术能够迅速地传播到广大的农村去。为了实现这项工作,科技部专门有“富民强县计划”,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计划,还有“星火计划’,推动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示范一批”:因为农业科技不像工业一样,—种生产模式在各种地方都是通用的,农业生产要考虑天时、地利、环境等,所以不同的农业科学技术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方法,所以要在全国各个地方进行一批适合于当地的农业科技的集成和示范,推动一批示范区,示范区带动、辐射附近区域,推动区域的农业科技进步。2009年,高产创建示范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开,农业部粮棉油万亩高产示范片由上年的600个增加到2600个。同时,各地整合资金,建设省级高产创建示范片1300多个。

“攻克一批”:主要指的是我们在许多关键农业技术方面还没有完全掌握。比如说农业机械问题,农业育种问题,需要一步一步地往前推进,这样就要选准解决农业长远生产发展中一些关键的核心技术,通过“973”计划、通过“863”计划解决这些难点问题。

部分省区农业科技贡献率

黑龙江

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了58.5%

上海

59%

吉林

高出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2个百分点

山西

达到47%以上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作为商务领域建设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抓手,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06~2009年连续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办公厅134号文件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作为“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拉动农村消费”的举措。温家宝总理两次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做出批示,在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加快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2009年3月29日,温总理考察了富迪公司的“万村千乡”配送中心,要求农村流通企业要面向“万村千乡”、服务“万村千乡”,便利“万村千乡”。据统计,2009年1-8月,全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实行销售额661.6亿元,其中新建农家店和配送中心带动社会投资245亿元,安排就业岗位32.2万人。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一系列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拉动农村消费政策带动下,2009年上半年我国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9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农村消费增长速度首次超过城市,并保持连续6个月快于城市。2008年,黑龙江、辽宁、河北农家店销售额占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10%、9.8%和8.3%。

随着“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深入推进,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方式在我国农村市场快速发展,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正在逐步形成。2009年以来共建农家店10万家,配送中心819个,到2009年8月底,全国累计建设改造36万家连锁化农家店和1186个配送中心,覆盖全国84%的县、71%的乡镇和44%的行政村,比2008年分别提高了9、22、11个百分点。

 

家电下乡工程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家电下乡补贴政策既调动农民购买家电积极性,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又引导企业建立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的生产和流通体系,扩大内需并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惠农措施。

自2009年国家进一步推进“家电下乡”政策以来,“购买家电给予13%现金补贴,购买汽车、摩托车给予10%现金补贴”的实惠,大大激发了农民购买家电的积极性。

经家电下乡信息系统统计显示,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通过信息系统登记生产企业累计发货9245.05多万台,发货金额l627.53多亿元。销售企业通过信息系统登记销售家电下乡产品3767.98多万台,金额共计692.57多亿元,信息系统中已登记销售的家电下乡产品中:冰箱15608244台,彩电8804379台,手机l799417部,洗衣机5584574台,计算机1301304台,空调3011563台,热水器1250746台,微波炉127946台,电磁炉191644台。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09年1—10月,乘用车累计销量超过800万辆,共销售819.03万辆,同比增长45.18%,同比增速比l—9月提高3.28个百分点。在乘用车各品种中,以交叉型乘用车为代表的“汽车下乡”产品增长最为迅猛,共销售159.85万辆,同比增长77.20%。

 

  2009年各省“家电下乡”、

“汽车下乡”情况一览

 

湖南

全省已销售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产品261万台,销售金额100.3亿元,其中家电下乡产品210万台、汽车下乡产品8万台、摩托车下乡产品43万台。已发放196万台下乡产品补贴8.38亿元(部分补贴在发放办理过程中),其中家电下乡产品补贴3.88亿元,汽车下乡产品补贴2.53亿元,摩托车下乡产品补贴1.97亿元。

云南

截至2009年11月30日,云南省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50.07万台,实现销售金额8.27亿元,全省共销售下乡汽车摩托车38.5万辆,实现销售金额达44.7亿元。

福建

截至2009年年底,福建省家电下乡已累计销售产品80.9万台(件),销售额16.7亿元,居全国第三批19个省份的第五位。2009年福建省经贸部门积极开展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和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工作。除家电下乡销售外,全省汽车摩托车下乡累计销售15.8万辆:福州市家电以旧换新试点工作回收旧家电7.97万台,销售新家电6.72万台。

黑龙江

截至2009年10月31日,全省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574143台(件),销售额97129万元,剔除非补贴用户购买49721台(件)后,已兑付补贴数量487216台(件),兑付补贴资金11113万元,兑付率为92.91%。全省累计已受理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产品71940台,销售额164743万元,已兑付补贴产品68533台,兑付补贴资金16796万元,兑付率为95.26%.

江苏

据江苏省财政厅最新统计,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省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61.5万台(件),累计销售金额33.8亿元;全省已补贴143.1万台(件),已补贴金额3.97亿元。按照已补贴量占应补贴量比例(财政部的口径),全省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兑付率为93.4%。截至2009年12月31日,江苏省家电以旧换新累计销售103万台(件),累计销售金额38.83亿元,江苏全省已补贴61.2万台(件),补贴金额1.81亿元,已回收114.9万台(件),已拆解41.4万台(件)。截至2009年12月31日,江苏省累计销售汽摩下乡产品34.8万辆,累计销售金额44.1亿元:全省已补贴31.9万辆,补贴金额3.89亿元。江苏全省汽摩下乡补贴资金兑付率为91%。

湖北

2009年1~11月,全国补贴下乡汽车摩托车419万辆,兑付补贴资金61亿元。其中,汽车补贴117万辆,摩托车补贴302万辆。

安徽

截至2009年年底,安徽省已累计销售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等产品231.5万台(辆),拉动消费108亿元,200多万户农户享受财政补贴15.4亿元。其中,家电类下乡产品已销售186.4万台,销售金额37.6亿元,补贴资金4.7亿元,补贴兑付率达到99.5%;销售汽车、摩托车下乡产品34.1万辆,销售金额48.1亿元,已发放补贴4.5亿元,汽车以旧换新共补贴653辆,发放补贴539.5万元,共补贴各类农机具10.9万台,拉动农机销售22.1亿元,补贴农民资金6.2亿元。

陕西

据统计,截至2009年11月15日,全省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75.68万台(部),销售总额12.78亿元,每百户农户购买量10.75台(部),财政兑付补贴资金1.28亿元,兑付率79%,汽车摩托车下乡销售量8.85万辆,销售总额18.64亿元,财政兑付补贴资金1.79亿元,兑付率100%。

四川

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省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约471万台,销售金额77.85亿元,实际兑付农民补贴9.56亿元,补贴兑付率达到了95.3%。其中: 2009年当年销售359万台,销售金额61.97亿元,兑付补贴7.83亿元,当年补贴兑付率达到了99.3%。另外,汽车摩托车下乡累计兑付64.94万辆,兑付补贴7.38亿元,实现销售金额约70亿元。我省家电下乡和汽车摩托车下乡两项补贴已累计兑付共16.94亿元,实现产品销售148亿元,按国家统计口径最终消费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的拉动系数测算,已经拉动了近350亿元左右的经济增长,对有力促进我省经济平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 中央“一号文件”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下发。该文件主要包括:加强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改善农村面貌,需要大量的投入。每年财政部受国务院委托在“两会”上做出的上一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以及当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中可以看到,“三农”支出逐渐加大。2004~2()08年中央财政“三农”际投入数额增长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22.50%、13.30%、14.20%、23%、37.90%。

 

 

 

 

 

 

 

 

 

 

 

 

 

 

 


基础设施实际投入情况

2004

新增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主要用于粮食主产区,并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63.16亿元资金由有偿使用全部改为无偿投入。

2005

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和国债项目资金达812.78亿元,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中央财政用于农业综合开发资金98.55亿元,新增资金中76.6%用于粮食主产区中低产田改造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2006

重点支持农村“六小”工程等项目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深入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扶持产业化经营等,预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9.1亿公斤;中央财政研究确定从2006年起,用4年时间核减农业综合开发债务44.86亿元,进一步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中央财政安排扶贫资金137亿元,重点支持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2007

中央财政支出194.6亿元,加强农村“六小”工程建设。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支出42亿元。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支出115.7亿元,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2360万亩,全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0亿公斤,扶持1457个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支出172亿元,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土地整理以及耕地开发。

2008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出1137.6亿元,重点用于大中型水库建设、大江大河治理,对2505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解决48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等。农业综合开发支出127亿元,支持改造中低产田2500万亩,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86.6万吨。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入2009年后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中央推出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其中相当一部分投资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完成部分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推进饮水安全、公路电网建设等。一年来,2000多万农民实现了饮水安全,20多万公里的路通了车,10万多公里线路通电。仅2008年冬至2009年春,全国累计完成投资1235.5亿元,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2900万亩。2009年中央财政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l66亿元,同比增加近30%,集中改造中低产田。初步统计,2660多万亩“望天田”实现旱涝保收。

 

2009年各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安排一览

 

安徽

统筹资金14.9亿元对811座病险水库实施加固,15.8亿元用于饮水工程建设:2.2亿元用于沼气工程;同时,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

上海

加强基本农田排灌设施、外围水利配套和气象能力建设,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云南

新增农村沼气池20万口以上,农村改灶10万户。完成节水灌溉及灌区配套工程,2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任务,加快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230个小城镇和6500个村庄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吉林

解决9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农村泥草房20万户,完成200所卫生院基础改造。

广东

2009年至2012年,省财政安排22.5亿元资金,完成1.5万公里新农村公路建设。

山东

安排资金11.49亿元用于水利工程建设,3.85亿元用于公路建设、改造和养护,1.33亿元用于现代流通服务体系、1.51亿元用于加强农业生态综合治理和环境保护。

河北

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解决37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改建农村公路8000公里,新增沼气用户30万户。

江苏

推进公路、电力、电信、环保等基建,年内新建农村公路5000公里、完成植树造林150万亩。

河南

改建县乡公路6000公里,通村公路4000公里,完成167所初中校舍改造,26个县级职教中心示范性中专和20个职业教育集团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全年完成造林638万亩。

江西

继续实施大中型灌区建设与节水改造项目,全年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4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万亩。继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全年造地6万亩,整理耕地70万亩。

湖北

今年80%的乡集镇、75%的村要完成总体规划编制或编修工作,全省新建沼气池40万口。

湖南

实施退耕还林等重大项目,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9500公里;解决3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新疆

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从今年开始,每年要解决6000万以上农民的安全饮水问题加快农村的沼气建设,每年让400Z到600万农民家庭使用沼气。

四川

加快农村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扶贫开发。

重庆

集中连片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大力实施“森林工程”,着重抓好重点水利工程和饮水安全。

天津

投资30亿元用于以农机和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福建

安排20.65亿元,实施土地整理、高标;住农田建设安排2.8亿元,支持水库及海堤修复加固工程建设安排2.7亿元,支持农村路网拓展工程等。

黑龙江

改善农村卫生事业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西藏

安排19个乡镇公路建设,完成260个乡镇的光缆建设,解决和改善11.3万农牧民用电问题。

广西

自治区财政新增专项补助资金3亿元用于民生水利项目建设。

青海

规划农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施新农村建设实事工程、新建农村公路8000公里。

甘肃

加大扶贫投入,加快贫困地区农村水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实施500个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

 

2009 中央“一号文件”

稳粮增收  保证粮食安全

 

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下发。文件指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衡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围绕中央“一号文件”,各地积极部署贯彻落实工作,明确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从已经公布的数据看,重庆提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为各地区最高;粮食生产方面,河南提出粮食产量1000亿斤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5%,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其中山东、湖北、甘肃、四川等省在各省的“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2009年将届动实施粮食增产计划。山东提出今年启动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到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超过500亿公斤。湖北和四川均提出今年要实施新增百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工程,甘肃则提出积极实施旱作农业新增5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

 

各省市落实扶持粮食生产措施一览

安徽

启动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建设,以产粮大县为重点,抓好核心示范区建设。

上海

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

云南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500万亩左右,建设250个粮食作物高产示范区,推广生物多样性种植技术2000万亩以上。

吉林

落实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产粮大县奖励补助和各项重大惠农政策,启动建设15个牧业园区和100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

广东

2008年至2012年统筹整合80.96亿元建设500万亩现代标准农田。

山东

筹集资金14.36亿元支持粮食主产区农业综合开发和基本农田示范区土地整理,落实国家支持和保护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的各项政策;1.55亿元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河北

加快优质粮产业工程和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抓好400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新建140;5亩高标准农田、128个粮食万亩高产示范方。

江苏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种足种好3000万亩水稻,推广植保专业化防治,提高单产水平。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40万亩、高效渔业面积6075亩。

河南

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上,启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全年改造中低产田65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7000万亩。

江西

在全省建立62个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和93个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实施“新增百亿斤优质商品稻谷生产能力工程”,提升国家规划范围内36个县的粮食生产能力。

湖北

推进新增百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工程,以33个粮食大县为重点,推进畜牧大县和水产大县建设。

湖南

实施新增粮食产能高标准粮田,优质稻、超级杂交稻分别扩大到4000万亩和1200万亩以上。

新疆

区财政新增4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设施农业发展,使2009年新疆设施农业面积达到85万亩以上。

四川

实施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工程,实施新增1000万头生猪出栏工程,抓好特色农业项目。

重庆

强化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做好种养产业、二三产业、劳务产业3篇大文章。

陕西

支持粮食单产提高、果业提质增效等“七大工程”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海南

推进农业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品牌农业,加快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

辽宁

实施设施农业、畜禽业、渔业和林业经济倍增计划,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浙江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培育品牌产品,实现农民增收15亿元。

天津

投资约25亿元用于蔬菜基地和畜牧、水产园区为重点的设施农业项目:投资12亿元左右用于高标准现代农业和科技园区为重点的都市农业项目建设。

宁夏

主攻“三大示范区”、“三个百万亩工程”和“六个百万亩生态林业经济工程”建设。

福建

安排粮食风险金及粮库建设资金5.42亿元;扩大水稻种植保险范围,从2008年10个县扩大到25个粮食主产县。

黑龙江

健全涉农补贴制度和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

甘肃

专项资金1.5亿元用于发展畜牧业,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建设标准化养殖小2800个,还将筹措1.2亿元资金,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500万亩,实现增产粮食5亿公斤。

贵州

增加农业补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4500万亩左右。

 

从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逐年递增,尤其是夏粮收入,喜获“六连增”,这与六个中央“—号文件”是相呼应的。

 

 

 

 

 

 


2009年粮食总产量:10600亿斤,连续3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实现连续6年增产。油料、园艺等作物稳定发展。预计油料产量3049万吨,增长3.2%;蔬菜、水果、茶叶、花卉、天然橡胶等园艺产品稳定增长。畜牧业趋稳向好,预计2009年肉类总产量7500万吨,增长3.1%:生猪生产稳定发展,奶业加快恢复,禽蛋供给充足。与此同时,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健步发展,农业发展方式加速向科技型、集约型转变。2009年,高产创建示范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开,农业部粮棉油万亩高产示范片由上年的600个增加至2600个。2009年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将超48.8%,连续4年增幅在3个百分点以上。

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农民增收重要渠道,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9808万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农户户均增收近1800元。农业农村经济逆势增长,使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赢得了主动,为全年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为进一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夯实了基础。这一年,亿万农民倍感统筹城乡发展的温暖。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增长6%以上。

 

2009年部分省区粮食产量一览

安徽

2009年,安徽省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达到61.4亿斤,比上年净增近10亿斤,实现了粮食连续6年增产。

浙江

2009年,浙江粮食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分别为1290.09千公顷、6117千克/公顷和789.15万吨,比2008年分别增长1.5%、0.3%和1.8%。

黑龙江

粮食产量超过870.6亿斤,比去年增加25.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第6年大丰收。

湖南

2009年,湖南省粮食总产量突破300亿公斤大关,实现连续6年增产。

河南

全省总产量达到1078亿斤,实现连续6年增产、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

湖北

2009年,湖北省全年粮食总产462.2亿斤,比上年增加3.76%,单产767.94斤/亩,比上年增加1.3%,打破“两年丰一年减”的常态,实现连续6年丰收。

河北

粮食总产达到2940万吨,比去年增加37万吨,实现连续6年增产。

江苏

粮食产量实现连续6年增产,总产达323亿公斤,比上年增产5.5亿公斤。

 

2010 中央“一号文件”

从新农村建设单轮驱动转向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

 

2010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口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发布。这份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新政策,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套是其最大亮点。文件从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5个方面,着力推动资原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文件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强化近年来“三农”工作的好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原则和措施:

——对“三农”投入首次强调“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这一要求不仅确保“三农”资金投入的总量,更确定了比例要稳步提高。

——扩大了马铃薯良种补贴范围,新增了青稞良种补贴,实施花生良种补贴试点,把林业、牧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首次纳入补贴范围。

——首次提出要在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拓展了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政策性资金将有更大的“三农”舞台。

——大幅度提高家电下乡产品的最高限阶,允许各地根据实际增选一个品种纳入补贴范围,补贴对象也扩大到国有农林场区职工。

——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补助资金,提高产粮大县人均财力水平,这将有利于提高我国800个产粮大县的种粮积极性,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力推“80后”农民工融入城镇

文件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传递出中央对约占农民工总数60%的80后、90后农民工的高度关切。

据了解,目前中国的新生代农民工约有1亿人,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约占到60%。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我国一些大城市中,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新生代农民工罪犯有74.7%在犯罪前无固定工作和稳定收入,有68.4%的受访者表示犯罪是出于“一时的中动”。生存空间受限和教育缺失已经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率高的重要原因。对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慢慢接纳他们,使他们成为城市的建设者。反之,如果拒绝或者排斥他们,则会带来很大的社会问题。

对此,我国将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特别是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城。针对新生代农民工,今后可考虑的措施,一是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城镇化,特别是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城。二是要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包括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也要把他们作为重点。三是要加强培训,“阳光工程”尽可能覆盖他们。另外,这次文件提出,要继续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也涉及440万人。此外,从农业人口转变成市民的具体条件,将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民工进城的就业年限。第二,有比较稳定的就业岗位。第三,有比较稳定的住处。关于具体条件,今后还需要专门研究。

部分地区户籍改革情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将公民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2009年1月1日起,齐齐哈尔市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城乡一体化的户口登记和户口迁移制度改革。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在全市范围内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打破户籍管理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模式,将公民户口统一登记为“齐齐哈尔居民户口”。  

■上海启动第4次户籍改革

2009年2月23日,上海市政府发布《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的通知。通知规定,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可以申请获得上海户籍。符合条件的持证人员按规定排队轮候办理。超出当年调控人数总额的,依次转入下一年度办理。此前上海市分别于1994年、2002年和2004年进行过三次户籍改革。

河北省户籍改革再次降低城市门槛

河北省政府2009年4月28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以合法固定住所和具有稳定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凡具有合法固定住所和具有稳定生活来源的,准予申请人本人、配偶、未达到法定婚龄及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和双方父母落户。

■安徽放宽城市落户条件

2009年4月,安徽省公安厅等8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市落户条件的意见》。根据该《意见》,今后凡在安徽省城市、城镇范围内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农民工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根据本人意愿登记城镇户口。《意见》还进一步放宽了引进人才户口迁移管理限制。凡自愿来安徽省工作的各类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全部放开接纳,暂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先落户,后找工作。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可登记为常住户口:暂时没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可在当地人才交流中心登记常住集体户口。

■广州改革黏附于户籍制度上的各种差别政策。

广州市《关于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09年7月29日正式出台。根据该《意见》,广州市将逐步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划分,统一登记为广州市居民户口。《意见》明确打出户籍改革的口号:“推进一元化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消解户口的社会区隔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广州还将逐步改革过去黏附手户籍制度上的各种差别政策。

■广东2010年1月1日起暂住证换居住证

2009年12月24日,广东省政府召开全省推行居住证制度工作会议,部署从2010年1月1日起全省实行以居住证制度为核心内容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证通”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