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省著名诗人、作家申身先生,将其收集并珍存多年的《泊头报》合订本、《灯塔》报合订本以及《交河诗选》赠送给沧州图书馆,为我馆又增添了两种具有极高收藏价值的地方文献资料。 申身,1932年生于盐山县圣佛镇曹宅村,曾在沧南联师和泊头师范读书。毕业后他先后在盐山县、泊头市、《沧州日报》社工作共13年。他在1958年6月调入泊头市委宣传部时,正值全国贯彻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因此全国各地掀起生产工作大跃进高潮和全民写诗、全党办报的热潮。当年,沧县专区(当时的地区名称)的沧县、青县、孟村、黄骅、盐山、庆云、南皮、东光、吴桥、阜城、肃宁、河间、任丘等县,均创办了本县的县报。是时,泊头市委遂调派申身在市委创办《泊头报》。第一期试刊号命名为《跃进报》,从第二期开始改名为《泊头报》。该报4开4版,大体为旬报,共编发32期。
时至1958年下半年,交河、南皮、东光、阜城、泊头合并为交河县,而泊头改为交河县下辖的泊镇。原《泊头报》改为泊镇镇委机关报《灯塔》,此报出刊十二期后,遵县委指示停刊。 《泊头报》在当时影响较大。1988年4月3日的《沧州日报》发表《只是征行自有诗》一文,讲到申身一人“主编泊头市委机关报《泊头报》”。以后1988年4月25日的《泊头报》以《他曾是原<泊头报>主编》为题,发表了记事短文(以上两文作者均为高峰)。1990年12月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沧州报刊史料》一书(李继光编)写到:“1958年,以泊头为中心点的津浦铁路两侧先后出现了《跃进报》、《泊头报》、《灯塔》报,均为中共泊头市(镇)委主办,主编申锡山(即申身)。”
当年,《泊头报》和《灯塔》(报)的组稿、编稿、排版、发行均系申身一人操办。所以他对此报感情很深。之后他调往《沧州日报》社、接着又调往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河北人民出版社,他的家随单位的变动从泊镇迁往沧州、天津、保定、之后又迁往井陉煤矿和邢台隆尧的唐庄“五七”干校,后又迁入石家庄。他每次迁家,都把《泊头报》和《灯塔》(报)妥善装箱带走,因此两报得以保存至今。 另外,1958年全国兴起全民写诗热潮,交河大县群众写出新民歌万余首,1960年申身与原东光县诗人冯福和被县委借调到县文化馆工作三个月,从全县新民歌中选出288首,以“交河县群众文艺创作委员会的名誉”编成《交河诗选》,并由中共交河县委书记处书记刘锡均写了序言,印装5000册。此次,申身将他久存的一册《交河诗选》也赠送给沧州图书馆。 今年6月,八十四岁的申身先生,在他石家庄的家中将保存了近六十年的《泊头报》和《灯塔》(报)及《交河诗选》一并赠送给沧州图书馆。沧州图书馆特藏部的有关人员向申身先生颁发了收藏证书,以表对他捐赠文献、情系家乡的谢忱。同时,借此机会,沧州图书馆对申身先生的“口述历史”进行了视频录制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