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图书馆 时间:2015-12-22 

  民国时期文献全面记载了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与国家振兴的光辉历史,记载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以及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史实,记载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大变化。民国时期文献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抢救、保护民国时期珍贵文献,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2011 年,国家图书馆联合国内文献收藏单位,策划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项目,得到文化部、财政部大力支持。自2012 年项目启动以来,财政部每年拨付专项资金,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各地图书馆积极参与下,在学界专家热情支持下,文献普查、海外文献征集、整理出版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文献普查逐步开展。各成员馆上传书目数据,依托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对数据查重质检后灌装到民国时期文献联合目录系统。截止到2014 年5 月,系统已汇聚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南京图书馆、重庆图书馆等14 家文献收藏单位的书目数据30 余万条、馆藏数据50 余万条。其中2 万余条包含目次与全文。

  海外文献征集取得实质性进展。已征集到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4.9 万页、法庭证据2.8 万页,日本二战罪行证据资料缩微胶卷2212 卷,中美关系及合作抗战历史文献608 卷, 民国时期中国与各国外交关系文书1030 卷,民国时期海外华人华侨文书史料183 卷,北美地区藏民国老照片1.6 万余张,我国台湾地区藏抗战老照片400 余张等史料。

  文献整理出版取得重要成果。国家图书馆连续三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文献整理出版项目申报立项工作,共立项81 个,共6098 册,形成民国时期文献整理出版六大系列:民国时期文献资料丛编、对日战犯审判文献资料丛刊、民国时期珍稀档案、日记、手札文献、抗日战争文献史料丛编、革命历史文献资料丛编以及目录、图录、索引系列。其中,“对日战犯审判文献资料丛刊”、“抗日战争文献史料丛编”整理出版成果尤为突出,不仅成功地推出了部分核心史料,而且相当部分文献的整理出版,在国内尚属首次,填补了空白。

  2013 年9 月,国家图书馆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影印出版了英文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80 册,又索引3 册),此后,陆续推出了日文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50 册)、《东京审判历史图片集》、《二战后审判日本战犯报刊资料选编》(6 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中英文版》(3 册)、英文版《横滨审判文献汇编》(105 册)、英文版《马尼拉审判文献汇编》(53 册)等。

  此外,“民国时期文献库房建设规范”已编制完成,“民国时期文献酸化检测及国内外脱酸技术调研”项目稳步推进。人才培训工作持续进行,先后在北京、重庆、辽宁、江西、安徽等地举办“民国时期文献普查工作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