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课堂国学经典:《资治通鉴》


中华民族

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生不息,

一个重要奥秘就是: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古老灿烂的中华文明,

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而国学典籍,

正是中华文化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

能永远给予中华儿女精神滋养。


本期『贝贝国学 宅家课堂』

小编带你走进国学经典《资治通鉴》,

通过历朝历代的的兴衰历史,

感悟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初识《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共同编纂的编年体通史,其历史地位极高,许多人将它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史家绝笔,与《史记》并称“史学双璧”。


《资治通鉴》最初的名字是《通志》,其目的就是记录历朝历代兴衰得失,总结经验教训,给帝王作为治国理政的参考指引,因此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才取名《资治通鉴》。自《资治通鉴》成书以来,它就成为历代帝王将相、军政要人的必读书。清初大儒顾炎武评价《资治通鉴》为“后世不可无之书”,曾国藩则称《资治通鉴》乃是“先哲惊世之书”。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

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

下面,让我们跟着贝贝,

走进《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名句积累】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周纪》)

句意:才能是德行的资本,德行是才能的统帅。

📕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资治通鉴·周纪》)

句意:不辨别事情的是非对错只是喜欢别人赞扬自己,没有比这更糊涂的了;不思量道理在哪边而一味地奉承讨好,没有比这更让人讨厌的了。

📕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资治通鉴·汉纪》)

句意:做事把重点和精力放在难点上,只要把难点解决了,简单的自然也就解决了;做人要取长补短,只要把自己的短板解决好了,自己的长处自然也就会得到加强。

📕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亲疏如一,无所不行,则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资治通鉴·汉纪》)

句意:法律是天下共同遵守的准绳,只有善于运用法律的人,不分关系亲疏,严格执法,无所回避,这样才能使所有的人都不敢依仗权势而触犯法律。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资治通鉴·唐纪》)

句意:德行胜过才能,叫做君子;才能胜过德行,就叫做小人。

📕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长。(《资治通鉴·唐纪》)

句意:对于别人,不应当求其完备,应当用他的长处,而放弃他的短处。

📕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资治通鉴·唐纪》)

句意:知道自己的过错并不难,改正过错才是难的;说好话并不难,做好事才是难的。

📕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资治通鉴·宋纪》)

句意:能选择别人的长处去学习它,这种长处自然也就属于自己的了。


【阅读推荐】


1.《资治通鉴选》


简介:本书是由山东大学历史系王仲荦、张维华、宋锡民、郑佩鑫、陈之安等五位名家学者编注而成,其中收录了史学名著《资治通鉴》最经典的八篇文章加以注解说明,用以展示汉代以来迄于唐末影响时代变迁的重大历史事件,并对其间涉及的中外关系、国家社会阶层斗争、典章制度的厘革等事都有详细注释,是一部了解古代史事、掌握阅读经典史籍的重要入门读物。该书入选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2.《资治通鉴选译》


简介:本书以1956年古籍出版社整理、1982年中华书局重印的《资治通鉴》为底本,更正了其中存在的错讹之处,以时间为序,从各阶段历史中选取情节精彩、内涵丰富、极具代表性的故事共20篇,并为之拟定提纲挈领的标题,如《水灌晋阳——进入战国的前奏》《党锢之祸——宦官对士人的迫害》《隋军灭陈——三百年分裂状态的终结》《禄山叛乱——唐朝中衰的标志》等。题后附有相关背景介绍和章节出处,并为原文增添简明准确的注释以及通俗生动的译文,希望能打通文字语言关、扫清阅读理解障碍,让广大文史爱好者都能够畅读史家巨著。

3.《少年读资治通鉴》


简介:这是一套写给孩子的历史图文书,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符合孩子认知的方式,给少年儿童细心呈现了《资治通鉴》这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并以故事的形式展示王朝兴衰的沧桑历史,让孩子在轻松阅读中就能了解历朝历代的政治智慧,领略和学习国学经典,开启人生智慧,深入传统文化,培养胸襟和风范,开阔眼界。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读史使人明智,鉴往而知未来!

开卷有益,尤其是经典,

世代传承不衰,

静心读之,不仅可以增加谈资,

更重要的是能够拓展认知!

读史什么时候都不晚,

阅历不同理解就会不同,

但如果可以,读史要趁早。